解放、文新合併獲批 上海傳媒業大整合開�

2013年國慶節後上班的第一天,迷你倉被稱為“新聞界最大的新聞”——上海解放報業集團和文新報業集團合併的消息,經過持續發酵,脈絡越來越清晰。上證報昨晚獲悉,解放報業集團將于9日召集處級以上幹部開會,屆時或宣佈相關事宜。“合併是已經確定的事情了,國慶節前就已經獲得了國家相關部門的批准。原先說10月8日宣佈,現在宣佈了嗎?”8日早上,記者向解放報業集團的同行求證,因為對方還在地鐵里趕著去上班,因此聽到記者的詢問後,其第一反應以為消息終於對外宣佈了。☉記者 李小兵 ○編輯 全澤源兩個集團合併:變革才剛開始盡管合併的消息昨日沒有宣佈,但推進工作已然在加緊進行。記者從多位人士處獲悉,昨日,上海市委就兩家報業集團合併的事宜召開了常委會,“討論的主要內容是合併方案,但是,這個方案不是一個詳細具體的方案,只是一個概要性的方案(即框架)。”按照知情人的說法,這個概要性的方案是由一個四人小組起草的。“(方案中)新媒體會是一個重點,而且將是大投入。”昨日,一位接近解放報業集團高層的人士表示,據他瞭解,這個新媒體一定是由“新的解放”來做。此前,有消息稱上海市領導曾在內部做過主旨為“上海要努力在新媒體領域有所作為”的講話,對上海在新媒體領域創出一片天地寄予希望。對於此次合併,學術界基本持積極觀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全媒體研究院秘書長張志安認為,這樣做一是合併同類、差異定位:集團內避免重複競爭;二是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共享印刷、發行等資源,做大優勢產業;三是加快改革、優化結構,統籌實施新媒體發展戰略,優化集團的收入結構。與外界只是看到上海兩家最大的報業集團在政府的推動下實施合併不同,昨日,有知情人士還透露了此次合併的一個重要背景。據悉,上海這兩家報業集團的此次合併,從戰略上看,具有旨在探索新媒體環境下,黨報傳統媒體如何創新發展的使命;而一個契機是,上海獲准建立自貿區後,文化傳媒業作為城市基礎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建立起一個符合經濟發展的配套新媒體體系,意義重大。據悉,重掌中國報業第一的大業,此次被提了出來。這意味著,上海這兩家報業集團的合併將帶有革故鼎新之意,但變革才剛剛開始。昨日,解放和文新均表示,至少半年,不會有大的變動。兩上市公司受益:各自定位逐步清晰顯然,作為上海解放報業集團持股23.49%股份的上市公司,新華傳媒將直接受到這次合併的影響。“這次合併對新華傳媒是利好。”解放報業集團一位接近管理層的人士表示,據他瞭解,此次合併後有望對新華傳媒進行資產整合,注入優質資產,置出不良資產。“目前對新華書店這塊資產如何安排還不知道,其他的有了基本思路。”該人士說,比如文匯的優質資產進來。巧的是,也就是昨天,新儲存倉傳媒將所持有的上海解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51%股份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掛牌價32532萬元;審計顯示,該公司2012年虧損27萬元。除了虧損,記者還注意到,上海解放文化傳播公司的業務為代理廣告、會展、房地產等類,因此,新華傳媒掛牌出售解放文化傳播公司之舉,資產整合的意圖也很明顯。而今年8月,新華傳媒曾掛牌轉讓了上海炫動傳播股份有限公司5.5%股權。對此,昨日有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按照他所掌握的情況分析,新華傳媒轉讓上海炫動傳播,透露的信息是上海炫動傳播應該不謀求單獨上市了,如此,它最有可能的去向是整合進入百視通。這隱約透露出,此次合併整合與上海另一個文化產業集團文廣集團也有了瓜葛。昨日,有消息表明,借此次合併的機會,上海文廣的經營權也有望集中。目前在上海,文廣集團被分為“大文廣”和“小文廣”,“大文廣”中包括“小文廣”、上影集團、東方明珠等,產業覆蓋電視、電影、旅遊、演出等多個領域;而“小文廣”一般指電視資產,即SMG。雖然,從隸屬關係看,“小文廣”屬於“大文廣”旗下,但是,兩家的日常經營是分開的。“如果此次能夠將文廣集團的經營權集中,顯然百視通的資源將大大增強。”一基金經理表示。兩大人物回歸:期待傳媒業核聚變據業內消息稱,合併後的新集團將由裘新掌舵。他曾做過兩大集團副社長,現任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SMG總裁。昨晚有消息說裘新已提出了辭去SMG總裁職務的請求。而隨著裘新赴任新集團,其留下的SMG總裁的位置,或由黎瑞剛接任。這可能是兩個上海文化傳媒大佬的“回歸”。知情人士認為,由於此次整合力度非常大,涉及人員也�多,因此,讓裘新與黎瑞剛各自歸位,最利於此次改革的穩定與成功。從解放日報集團出道的裘新,此前曾先後擔任過文新集團和解放報業集團的副社長。在他的業務經歷中,有過幾次“轉型”,首先是從黨報向都市報的轉型;其次是從平面媒體到電視媒體的轉型,可謂經歷了平面媒體、傳統媒體、電視媒體和新媒體的積累。和他共過事的人對他的印象是:敢幹;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後,百視通迅速與微軟在自貿區內合作設立遊戲公司,為他的敢幹和創新加了分。此番他即將履新合併後的集團掌舵,被視作一次“回歸之旅”,只是新媒體的創新是擺在他面前的一道大課題。不過,今年6月,從其宣佈的SMG新媒體發展戰略看,其對新媒體已有一些實踐。黎瑞剛則自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上海電視台工作,後來做到上海電視台台長、SMG總裁;2011年調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場對他的期望是,他擔任董事長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對《中國好聲音》的成功運作,能夠在上海文廣集團的身上再創引領整個電視文化產業的輝煌。如此,人們期待的是一次傳媒產業的“核聚變”。迷你倉最平

Leave a comment